她们是平安人寿陕西分公司地市级机构的优秀代理人代表,虽然没有一线城市相对充足的资源,但她们都在各自的客户群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不但为更多人带去了保障,还默默地推动着保险知识的普及。近日,华商报记者对代表平安陕西分公司地市级机构参加2017年MDRT(美国百万圆桌会议,寿险行业的最高盛会和荣誉)的保险代理人进行了采访。
进入行业从改变自己投保意识开始
对于37岁的付谦来说,再就业成为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选择,“当时身边有几位比较亲近的人相继患病去世,我就在思考,什么能够为他们带去保障,刚好那时候有个机会我就进入了平安汉中支公司,这一做就是15年。”汉中支公司付谦说。
来自宝鸡支公司的杨海侠,在孩子逐渐可以脱离她的“襁褓”后开始面临二次择业,但对于从事保险业,她一开始是拒绝的。她说:“我当时一心想着给自己买份养老保险,于是参加了培训。”通过短短两天的学习,她发现给自己买的第一份一定不是养老险,而且保险带给人们的风险保障是别的行业给不了的。她决定试试看,做个保险代理人。
来自榆林的谢夙岚一开始也是抱着学习知识的心态去参加岗前培训的。她说:“我不擅长言辞,也不善于销售,做这行没有优势。但培训期间,一个亲戚不幸患病离世,对我触动很大。当时我想,如果他买了保险,就可以给孩子留下一部分生活费,家庭状况也不至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来自宝鸡支公司的刘会是毛遂自荐加入这个行业的,经过了解她觉得这个行业的工作状态和自己外向的性格比较匹配,于是也就开始了长达16年的保险代理人生涯。
身边有人发生不幸而没有保险会觉得很自责
虽然入职的情况不尽相同,但她们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坚持了下来。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发现,投保人的意识明显增强了。“我有个客户开始买车险,只愿意买交强险,在我的一再沟通下又加上了三责险。有一次发生了事故,保险基本上给他全额理赔了,他很高兴。后来,他就主动开始买保险了。”来自榆林支公司的李兰英说。
虽说有些客户只有通过出险才能理解保险的风险防范作用,但作为保险代理人,她们更多的是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我身边的人身故了却没有投保,没有理赔金治病或防止家庭状况发生大的改变,我会很内疚的。”谢夙岚说。杨海侠的一个客户,就在准备投保过程中意外身故,“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也有一些内疚,要是抓紧那被耽搁的几天给他投上保,现在他的家庭也不至于产生巨大的改变。”她说。
付谦说,现在获得信息的渠道这么多,如果还有人认为保险是骗人那就真的是认识上的问题了。保险就是在经济好的时候为未来的不确定风险做储备,用好保险这个“工具”,才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华商报记者 赵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