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杀熟的“飞单” 

近日,60多岁的市民A女士来到某银行,她直接找到相熟的B经理,想购买一款理财产品: 

“上次你推荐的那款理财产品真不错,前两天到期了,我想看看最近银行有没有什么适合我的产品? ” 

“您真是来对了,正好我们最近新上了一款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11%,100万元起售,3个月结一次利息。 ” 

“收益这么高啊,没什么问题吧? ” 

“咱们是老朋友了,这是银行内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只针对VIP客户,到时候保本保息绝对没问题。 

点评:这是一起典型的“飞单”事件,实际上,B经理给A女士推荐的并非“银行内部高收益理财产品”,而是一款第三方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基金产品,B经理能从中获得高额的提成,而A女士不仅没有收到利息,连本金也打了“水漂”。 

【揭秘】“跨界”的诱惑 

银行违规销售非本行理财产品,早已被监管层多番禁止,但“跨界”销售更丰厚回报的诱惑,让违规代售事件难以根绝。据悉,银行员工在“跨界”销售产品中获得的提成远远高于银行自有理财产品的提成。一位股份制银行人士曾向媒体透露,代销信托和保险产品给理财经理的提成最高,有的能达到千分之三或五,一般由发行公司来支付;而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最低,不少在万分之一点五上下,二者之间最高相差达10倍。 

近期,随着全国多地监管部门给银行理财 “飞单”现象开出罚单,这一问题再次引发社会关注。业内人士建议,购买理财产品时一定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看清合同条款;同时,对于承诺超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千万要提高警惕。 

特征 收益超出常规诱惑极大 

业内人士介绍,“飞单”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私自销售非本行(总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非本行(总行)授权和签订代销协议的私募基金等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具体来说,银行员工通常会在正常营业时间、借助银行场所进行推销,使顾客误以为购买了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或代销的第三方理财产品。 

据了解,“飞单”的投资者多是银行高端客户,涉事银行员工利用其掌握的客户财产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飞单”营销。相关产品资质差、对接项目风险高,承诺的超常规收益率,对消费者诱惑巨大。而“飞单”行为往往在产品不能按期兑付收益,直到出现本金亏损、引发消费者维权时才暴露,事前预防和监控难度很大。 

建议 查清编码看清合同条款 

投资者如何有效地识别“飞单”,预防投资风险呢?“‘飞单’通常披着银行理财产品的外衣,投资者要想对其验明正身,有以下几条途径。”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理财经理董明介绍,银行销售的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自主发行的产品,另一类是银行利用本行渠道销售的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产品,即银行代销产品。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消费者可依据该编码在中国理财网查询到产品信息,银行代销产品则可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 

再者,可以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客户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均须通过柜面或自助渠道进行认申购操作,但凡被要求向个人或第三方公司账户转账或汇款的,就要提高警惕,并注意查看业务办理回执中的汇款账户明细。 

董明说,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已暴露风险的“飞单”产品,承诺收益率基本上是银行正规发行、代销的理财产品收益的2-3倍,消费者在购买前应对高额回报有独立清醒的判断。此外,还要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明确了解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收益、期限等。她提示消费者,若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银行和监管部门投诉和举报,留存好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