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我们对燃料电池汽车和电动汽车各自的优劣做了比较,燃料电池车具有长续航里程、快速加注、高功率密度、低温自启动等技术特点,这赋予它良好的商用前景,可应用于诸如重卡、叉车、货轮等。

近年来,各国对于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日益重视,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都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等指标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丰田等大型车企也都在研发零污染的燃料电池重卡。

而我国随着国六汽车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有望倒逼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快发展。那,当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产业链中哪些环节前景更加可期?相关上市公司有谁?

01.

燃料电池汽车优势明显

世界各国正加快布局

当前,国六汽车排放标准大规模推广进入了倒计时——2019年7月1日,我国重型车已率先执行国六标准,而轻型车将在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

也就是说,自7月1日起,车企在全国范围内生产的新车,均需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受此政策刺激,近期艾可蓝、奥福环保、贵研铂业等汽车尾气治理概念股表现抢眼,某些个股自启动以来股价已翻倍。

不过随着利好兑现时点的临近,其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增大,我甚至还想泼个凉水:

虽然通过尾气治理方式能够暂时满足国六标准要求,但随着汽车环保标准要求的提升,未来还可能有“国七”、“国八”……,而尾气治理技术终究会遇到瓶颈!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好是,汽车不排放尾气!而这将最终指向新能源汽车。

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从国家政策走向看,政策确实也在逐渐向这方面去引导。

就新能源汽车来说,主要有两种技术路线,一种为电动汽车,一种为燃料电池汽车。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已就这两种车的优劣做了对比。

简单回顾,燃料电池车具有长续航里程、快速加注、高功率密度、低温自启动等技术特点,且为零污染。

这赋予了燃料电池车在长程、重载、商用领域和寒冷地区良好的应用场景,比如燃料电池重卡、叉车、货轮等。

而电动汽车锂电池具有优良的循环性能,目前已被消费者所认可,在乘用车领域更易于推广。

可以预见,燃料电池车和电动汽车在不同领域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就全球范围看,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切实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包括荷兰、挪威、印度、以色列、德国等在内,已有多国宣布将全面禁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

其中,为了支持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美国、日本、法国、荷兰、韩国等国家都在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等指标上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美国计划,到2022年、2025年、2030年,分别累计推广5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和5万辆燃料电池叉车、2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和12.5万辆燃料电池叉车、53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和30万辆燃料电池叉车的规划。

欧洲的《欧洲氢能路线图》则制定了,到2030年,在乘用车、轻型商用车、重卡、轨交领域累计推广425万辆燃料电池运载工具的目标。

当然,我国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也制定了,到2020年、2025年、2030年,分别实现1万辆、5万辆、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发展规划。

从燃料电池汽车实际销售情况看,2019年全球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大幅增加,总销量超过7500辆,同比2018年增幅高达90%。其中,增量主要来自中国和韩国。

根据中汽协数据,2015-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0辆、629辆、1275辆、1527辆、2737辆。其中,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79.2%,销售数量在历年是最多的,在全球销售市场占比高达1/3。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氢能与燃料电池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有关推动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不断释放。

尤其在“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中,氢能/储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被列入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2016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路线图》中国燃料汽车产业三步走战略,2020年、2025年、2030年,我国将分别实现1万辆、5万辆、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的发展规划。

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6500辆,从目前看,今年应能完成1万辆车的保有量目标。

这与《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所作出的“到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将达到1万辆”的预测较为吻合。

而该蓝皮书同时预测,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将达到200万辆。届时,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市场。

由于我国针对燃料电池产业的扶持政策不断加码,国内潜在需求旺盛,那上述目标的实现,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今年4月底,财政部就曾下发《关于征求(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示范目标方面包括:

车辆推广规模应超过1000辆车,配套核心材料、关键零部件示范运行的车辆不低于500辆,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加氢站超过15座等。

参考电动汽车的发展进程,该政策有点类似2009年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十城千辆”计划,预计未来各地相关政策也将陆续出台。

从实施效果看,“十城千辆”政策后,全国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推广效果极为显著。

相信随着燃料电池汽车相关“示范推广”政策的不断落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将不断发展,燃料电池万亿级产业序幕已经拉开!

02.

国内已初具产业规模

电池国产化是攻关重点

虽然增量喜人,但从总量看,自2015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有销售记录以来,目前全国保有量尚不足1万辆。

分析其原因,产业化程度不高、加氢站等基础设施不健全,都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期,四部委落地燃料电池补贴新政,将过去对燃料电池的购置补贴,调整为,对特色城市重点围绕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以“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奖励,拟通过4年左右时间,建立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据此可以预见,未来四年将是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大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那,产业链上哪些环节机会更大呢?

从产业链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上游主要是氢气供应及电池零组件,其中氢气供应由氢能产业组成,包括制氢、储氢、运氢以及加氢站;中游为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包括燃料电池堆与辅助系统;下游是燃料电池整车。

上游供应链的完善是大面积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的前提条件,不过由于国内现有燃料电池汽车数量不多,且供氢环节尚未启动大规模建设,本文暂不作深入分析。

中游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是燃料汽车与电动汽车、燃油车最大的区别之所在,价值占比可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因此,未来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是最大的,也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燃料电池堆、电堆辅助系统、以及车载储氢系统,辅助系统包括供氢系统、冷却系统、供氧系统、控制器以及功率器件。

电堆是燃料电池系统的心脏,它是由多个单电池串联并通过端板进行固定组成,单电池又由双极板、膜电极、垫圈和密封圈构成。

其中,膜电极主要是由质子交换膜、催化剂层、气体扩散层组成,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寿命及成本,占电堆成本的60-70%。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及电堆环节已经出现多家规模化量产企业,与国外差距不大,而膜电极及其核心零部件与国外企业差距较大,尤其是膜电极需要高度依赖进口。

根据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膜电极市场销售规模为2.28亿元。GGII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用领域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市场需求有望达到23亿元。

我国膜电极领域的研发及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以武汉理工新能源、新源动力以及唐锋能源为代表的企业在膜电极领域取得一定进展。其中,武汉理工新能源膜电极产品已开始供应亿华通。

另外,A股上市公司道氏技术在2019年与重塑科技、马东生共同出资设立道氏云杉,目前已经实质性启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工作。

马东生是国鸿氢能的创始人之一,国鸿氢能为巴拉德合资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合作方国鸿重塑是国内重要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公司。

目前公司正结合国内商用车应用场景做前期开发,预计2020年将有1-2款产品进入市场,有望在2021年贡献业绩。

就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来看,国内装机量靠前的公司有亿华通、新源动力、上海重塑、清能股份、国鸿重塑,这五家公司装机量占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的79%。目前,亿华通已递交招股说明书,计划登陆科创板,新源动力也有意上市。

亿华通: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市占率已接近20%,位居全国第一,关键技术指标与国内对手相比具备较强竞争力。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排名第二,主要配套申龙客车、北汽福田和宇通客车。

目前,公司与宇通、福田、中通、申龙等主流车企联合推出客车、物流车、乘用车等全系列燃料电池发动机,产品系列已覆盖30-100kW,旗下神力科技已实现电堆国产化,已具备2000台/年的发动机和1000台/年的电堆产能。

新源动力:公司是国内知名燃料电池系统供应商,主营燃料电池产品和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两大板块。

燃料电池模块产品HYMOD-36、HYMOD-50、HYMOD-60、HYMOD-70已批量生产并与国内多家大型车企合作,成功用于多款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测试设备业务包括电堆测试台架、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台架以及关键零部件测试台架。

截至2019年12月,公司累计拥有专利493项,其中国际专利4件,涵盖了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关键部件、电堆、系统各个层面,现有燃料电池相关产能1000套/年。

值得注意的是,A股上市公司腾龙股份已持有新源动力19.64%股权,并继续参与竞买加收20.71%股权,交易完成后腾龙股份将成为新源动力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推动其科创板上市。

此外,公司引入徐洪峰教授团队并设立腾龙氢能,全面布局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业务,未来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小结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参考资料来自于网络公开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个股仅作为研究分析使用,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均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请牢记投资有风险,风险且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