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对当前和未来消费又有着怎样的预期呢?

日前,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公司百分点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举行了“中国投资者情绪和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在致辞中表示,无论是消费者信心指数,还是投资者情绪指数,都对研判宏观经济形势、理解金融市场有重要指导意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从具体数值来看,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反映消费者当期满意和预期变化信心主观指标。北大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马京晶表示,研究发现,2018年年初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37(信心指数区间为0~200),呈现出乐观的特点。而2017年全年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比较满意;2018~2023年,五年期指数为150,满意度进一步增强。

值得关注的是,从分项指标来看,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者信心和对消费满意度是不同的。百分点首席数据科学家杜晓梦对消费者信心指数进行了现场演示。从她的演示可以看出,人们对未来总体预期充满信心,但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的消费者满意指数存在一定差异。

据统计,高收入人群满意度显著高于低收入和中收入人群,指数高将近13个点。高收入群体对线上购物,线下购物,日常娱乐,旅游消费信心和满意度,都要显著高于低收入人群。

有意思的是,中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相比,中收入人群反而是各个领域得分最低的。尤其是在教育、医疗和餐饮三个领域,中等收入群体比低收入人群满意度更加低。

杜晓梦认为,这可能是中产阶级的焦虑,因为指数衡量的是主观的判断,能够反映某一社会群体的心理和情绪特征。

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中国的消费者最满意的领域是出行,其次是线下购物和线上购物。而最不满意的三个领域是旅游、医疗和环境。从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和南部地区消费者的消费满意指数较高,而西部地区,在各个分项里的消费满意度要低于东部和南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