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公主岭市的农民冯俊从2008年开始积极参与土地流转,至今共流转了1000垧土地,并在国家补贴支持下,购买了价值200多万的大型农机,成为兴佳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但让他不安的是,“近几年玉米价格一直下跌,临储政策又取消了,我一直不敢扩大流转土地面积,就怕秋天粮食卖不掉。”
冯俊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土地集中,种什么、卖给谁、卖什么价格这些问题也接踵而至。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农业生产日益集约化,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集中。如何有效管理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关系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吉林云天化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全面管理农业风险的有效模式。通过“订单+保险+期货”,我国农业产业有了做大做强的保障。
农业生产发展遇瓶颈
冯俊介绍,在传统的农业经营中,能否赚钱基本上靠“撞大运”,十多年前当时只有40垧地的他,由于缺少对冲生产销售风险的途径,一下亏了50万元。这让他心有余悸。此后在2015年,冯俊在吉林注册成立家庭农场时,只谨慎地流转了300垧土地。
冯俊的经历,正是当前我国农业价格政策改革与土地改革并行推进下的一个缩影。
价格改革方面,2016年,国家取消了执行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玉米现货价格随行就市,波动幅度大幅增加。粮食价格的市场化定价后,没有了国家临储收购保障,农民直接面对价格的巨大起伏,不仅种粮收入不能保证,甚至投入的本金都收不回来。
据统计,2016年秋收后,长春地区玉米收购价格从2016年9月初的1720元/吨持续下跌至今年春节前的1160元/吨;今年春节后,随着南北方用粮企业需求增加,市场优质余粮减少,玉米现货价格逐步回升,至5月末回升至1410元/吨,整个期间价格波幅达43%,而2014年至2015年同期该数值仅为9%。
同时,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布局,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土地分割、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农业经营的风险也逐渐聚集至种粮大户身上。
据农业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承包土地进行了流转,土地流转面积从2007年的6400 万亩增加到2016年的4.71亿亩,涉及承包农户达百万计。
市场研究人士指出,临储政策退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土地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后,风险更加集中。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种粮收益无法保证,成为困扰冯俊这些种粮大户的最大难题。
然而今年,冯俊看到了转机,通过与吉林云天化合作,尝试参与“订单+保险+期货”,结果让他惊喜不已。
具体合作过程为,种粮期间,吉林云天化垫付土地流转金,统一赊销种子、化肥、技术及金融服务;秋收后,吉林云天化回收产出的粮食,由冯俊选择合适的时期点价完成结算。同时,通过吉林云天化,冯俊还为自家玉米地投了价格保险。
冯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农场的土地流转费用是7000元/垧,加上种、肥、人工等费用种植总成本约12000元/垧,平均每垧产量12-13吨。“与吉林云天化合作后,种地成本大幅下降。原来卖粮时,从粮贩子收粮到脱粒、烘干,要经过好几道环节,现在直接卖给吉林云天化,仅卖粮环节每吨玉米就节约了64元。此外,过去每垧地需要用1吨化肥,现在用吉林云天化提供的科技肥只要1700斤化肥,不仅保护了耕地,增加了产量,而且云天化按照出厂价结算种、肥成本,相较于市场采购也节省了不少费用。”就在不久前,冯俊不仅粮食顺利出售,还收到了今年价格保险的补偿款6000余元。
长期压在冯俊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冯俊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今后还会与吉林云天化继续合作,有龙头企业的收购托底,今年他与范家屯镇平阳村签下了整村土地流转合同,预计明年的土地流转规模将超1万垧。
据了解,冯俊今年参加的是永安期货和人保财险团队联合推出的“吉林省玉米价格险试点”,是大商所今年支持的32个“保险+期货”试点之一。该试点保障了吉林省公主岭市及松原市地区的2.2万吨玉米,以大商所玉米期货C1801合约为保险标的,目标价格由吉林省参保合作社根据盘面价格点价确定,期限为今年6月至11月,农户可以在此期间自由选择当日C1801合约结算价点价作为理赔价格。根据保险条款,如果理赔价格低于目标保险价格,参保合作社将获得差价赔付。目前已有6户合作社通过点价行权,目标保险均价为1731元/吨,2.2万吨玉米现货共获赔120万。
“现在我们只要专心把活干好就行了,最后把粮食卖给吉林云天化,扣除成本后,利润都归我们,不仅不愁粮食卖不出去,价格下跌还会收到保险补偿。”冯俊说。
背靠龙头企业好“乘凉”
作为利用“订单+保险+期货”、率先探索全面管理农业风险模式的平台,吉林云天化是如何化解种粮大户风险,同时又化解自身承担的风险呢?
据介绍,吉林云天化在土地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经营基础上建立了“土地集约平台”,并采取两种模式,一是土地流转,农民离乡不丢地,不种地也有收益;二是土地托管,土地合作,保产分红。这两种模式今年共经营了77.9万亩,其中吉林省达到34万亩,目前已有吉林省、黑龙江省的130家合作社加盟。
吉林云天化总经理张生表示,“目前合作社在选择种植品种时都比较盲目,哪个品种价格高、政策好就种哪个,结果往往导致秋收时价格下跌,粮食卖不出去。未来的合作社应该像工业生产一样,以销定产,即今年就知道明年该种什么和为谁种。今年我们与下游企业合作,提前签订粮食销售订单,将这些订单分配给各个合作社,合作社在年初就能根据订单选择种植的品种和数量。”
据张生介绍,在粮食销售环节,吉林云天化给合作社提供订单农业和粮食银行两大服务模式。在生产上,经过多年实践,吉林云天化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探索了两条路径,一是去中间环节降成本,二是让利润分配透明化。吉林云天化为合作社流转土地提供资金,向合作社统一赊销供应化肥、种子及农药,提供专业化农业技术指导及培训,并在秋收后收购合作社产出的玉米、大豆等,依据市场价格进行结算。
“这种运营方式,既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短缺问题,保障了农资产品的质量,又通过专家团队的技术服务和指导,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科学化水平。同时,公司对生产的粮食进行收购,直接解决了农民秋收后销售难的问题。”张生说。
据介绍,目前该平台下受益农户达1.9万余户,6万余人。
此外,据了解,在今年的试点中,永安期货承担了两个项目90%的保费,其余的10%保费由龙头企业云天化承担,农民未承担任何保费,有效保护和提升了农民参与试点的积极性。
张生表示,“订单+保险+期货”一方面让农户卖粮有了全方面的保障,合作社可以放心大胆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另一方面,合作社土地纳入公司的风险管控体系后,龙头企业也具备了做大做强的信心和条件。“我们今年运作土地77.9万亩,计划明年直做150万亩,再加外围合作将达到200万亩。”
另据了解,吉林云天化在探索农业生产经营的避险渠道方面早有着力。2014年,吉林云天化与永安期货合作探索了“保底租地协议+场外期权+期货”模式,该模式通过与农户签订保底租地协议,保证农户最低收入,同时可以分享价格上涨的红利,有效降低了农企合作中易出现的农户违约风险。2015年,吉林云天化又探索了“粮食银行+场外期权”模式,实行“底价+落价补贴”。农户享受“涨价随市,降价有补”。今年,吉林云天化进一步优化经营模式,探索多元主体的分工协作机制。
业内人士表示,平台的不断探索中,风险的最终落地与化解都离不开期货市场,一种是通过场外期权产品,另一种则通过订单与价格保险,最终在期货市场化解农作物价格下跌风险。
农业风险管理 期市大有可为
对于云天化的探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解决生产端的问题只是开始,在产销两端企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市场风险。理想的目标是围绕土地做产业,针对种植做服务,最终形成农业生产端的大闭环。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政府、产业企业、种植农户及金融服务机构等主体均意识到市场化前提下合作共赢的必要性。
今年10月13日,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六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大金融支持,鼓励探索“订单+保险+期货”模式,鼓励具备条件的龙头企业发起组织农业互助保险,降低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风险,并强调,要促进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互助服务,探索成员相互入股、组建新主体等联结方式,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从国际经验看,农业生产集约化之后,风险管理是必经之路。据了解,美国农场通常采取按订单生产的方法,并以期货价格指导生产,通过套期保值、基差贸易、买卖期权等方式对认可的收粮价格进行提前锁定,从而获得较好的售粮收益。此外,美国的农业保险体系也给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安全网。目前联邦作物保险计划已成为美国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已覆盖了美国70%以上的农作物面积和约130个作物品种。2016年,已有18家私营保险公司、12500名保险代理、5000名险损估价师参与到联邦作物保险交付系统,为广大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约120万份保单。其中,收入保护险是作物保险计划中的主力军。数据显示,美国农业收入保险保费金额占农业保险总保费的比重高达83%,农民参保率也在80%以上。
与美国的家庭农场现代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农场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风险管理系统也有待完善。从吉林云天化的农业风险管理经验看,我国的农业生产者和企业已经深刻认识到集约生产和通过期现结合管理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并逐渐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符合我国自身特点的农业风险管理之路正在铺开。